1. <tbody id="e7er0"><pre id="e7er0"></pre></tbody><progress id="e7er0"></progress>
    2. <dd id="e7er0"></dd>
      <tbody id="e7er0"><track id="e7er0"><video id="e7er0"></video></track></tbody>
    3. <progress id="e7er0"></progress>
      金金網
      掃碼進入手機版
      掃碼進入公眾號
      當前位置 :首頁>小荷出水 > 詩教園地 >

      王老師說美文:空山新雨晚來秋

      2022-08-29 08:59:53來源:王老師說美文作者:王宜早

        王老師簡介

        王老師,本名王宜早,1942年出生。曾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主任,是南京曉莊學院退休文學教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教過中學、大學,教過的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中國漢字學、書法等。曾任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南京詩詞雜志主編,現在是南京詩詞學會顧問、江蘇省詩詞協會常務理事。王宜早先生還是一位書法家,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沈子善先生,主要學習王羲之書法,兼學傳統各家,追求漢唐氣象、風雅品格。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省、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南京市書法教學研究會會長等。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唐代大詩人王維中年在長安城南終南山買下了宋之問的一片山莊,修建成輞川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就是題目中所說的“山居”?!渡骄忧镪浴愤@首五言律詩描寫了終南山中秋天黃昏的美景,詩題對這些要素都作了概括的規定。

        “暝”音ming 2,意思是天剛黑,太陽已落,天色已晚,也稱為黃昏。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詩中描寫的黃昏,還有幾個要素:山中的黃昏、春芳已經消歇、剛下了一場秋雨、明月已經升起。這些要素,大都寫在詩的第一、二句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第一句的“空山”“新雨”兩個詞值得玩味??丈剑嚎諘?、空寂、空蕩蕩的山野。表明春芳已經消歇,春夏二季山中的繁華喧囂已經消逝。新雨:指剛下的這場雨,初秋的雨,“新”字帶有清新、新鮮的情緒色彩,洗刷了通常秋天給人的衰颯、蕭瑟之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描寫即時景物,側重于自然景物:一輪明月把它皎潔的光輝投射到松樹林中,清粼粼的泉水從山石上潺潺流過。不說山林中的昏暗,而說明月照進松林,這個取景的角度折射出詩人情緒的清幽。寫清泉從石上流過,活潑的畫面、悅耳的聲響,反映出詩人心境的明朗。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繼續描寫即時景物,側重于人物活動:竹叢中傳來歡聲笑語,那是洗衣的女子回家了;池塘里蓮葉晃動,打魚的小船兒從上游蕩了下來。浣女:洗衣的女子。“歸”“下”二字,從高低位置變化的角度而言,意思相同;現在分別用在相鄰兩句的相同位置,為了避免重復,不妨看作是“互文”吧!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任憑山中春日的芳菲消逝而去,山中秋天這些美好的景物,仍然是值得王孫們流連忘返的。隨意:任憑,隨它去,不要在意。春芳:春日的芳菲,花草。歇:凋謝,停歇,消逝,消失。自可留:仍然值得留連。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所謂“公子王孫”,這里泛指一般游客,包括隱居之人等,是友好的尊重的稱呼。語出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淮南小山的一篇辭賦《招隱士》,其中有句:“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淮南小山說:王孫哪,歸來吧,山中充滿兇險,不宜久留。王維反用淮南小山的句意說:不要在意山中的花草芳菲已經消逝,你看山中的秋景依然十分美好,值得游賞,不要匆匆離去。這個“王孫”自然包括詩人自己,委婉而明確地傳達了詩人“不欲仕宦之意”。

        詩的開頭以一個“空”字領起,是寫實,更為全詩定下了空靈澄澈的基調。頷聯和頸聯是全詩最精彩的部分,以“賦”的手法、活潑清雅的筆調鋪寫山中秋景,不論側重自然風景還是人物活動,都一改大多數詠秋的詩篇那種悲傷灰暗的基調,而變為輕松明朗的基調,以自然美來映襯詩人的人格美,令讀者含吮馀香,愛不釋手。

        王維富有文學才能和音樂、繪畫才能,初為太樂丞,掌管朝廷禮樂事宜。在官場傾軋起伏中漸漸產生厭倦情緒。安史之亂中,被叛軍俘虜,擔任過偽職,兩京收復后,受到朝廷降職處分。因為戀棧懷祿,不能驟然離去,于是在終南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對于隱居生活的美化,特別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高妙的藝術境界,為我國的文學藝術積累了許多表現山水田園美的經驗。此外,他篤信釋氏,潛心事佛,受到封建文人的追捧,既包蘊了對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意義,同時也含有相當復雜的脫離現實、脫離人民的消極因素。后代文人對于王維的偏愛,有著復雜的因素,往往取其一端,或為藝術審美,或為逃避現實,并非都是高尚的美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審慎對待。

      編輯: 謝玉菁

      美妇v

      1. <tbody id="e7er0"><pre id="e7er0"></pre></tbody><progress id="e7er0"></progress>
      2. <dd id="e7er0"></dd>
        <tbody id="e7er0"><track id="e7er0"><video id="e7er0"></video></track></tbody>
      3. <progress id="e7er0"></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