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科技基金會科研立項課題技能培訓會召開
5月23日,市關工委、市基金會召開2022年科研立項課題技能培訓會。市關工委副主任劉國華,市中小學生科技活動基金會理事長姜貴云、秘書長張國香,市關工委科技講師團成員、課題評審專家黎鶴齡、黃達成,以及有關區關工委分管負責人和各立項課題組組長出席會議,姜貴云主持會議。
會上,張國香通報了2022年課題申報、評審、立項及培訓工作。今年全市共申報科研課題33個,經專家評審推薦基金會同意,19個課題入選,其中5個課題直接立項,其余14個課題經過修改立項。張國香說科研課題年年培訓,年年有新意、年年有進步,但是年年也有改進。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對申報課題采取“三結合”的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集中輔導個別輔導相結合,走下去請進來相結合。線上建立微信群,在群內對存在不足之處的課題逐個指導,線下集中請專家對課題修改意見進行培訓總結,有效地提升課題研究的質量。
黎鶴齡、黃達成兩位專家對2022年的19個市級科研立項課題進行了點評指導,認為所申報的科研課題選題明確、研究目的清楚、研究內容具體、研究方法適宜、課題組組成合理、課題成果清晰。同時,兩位專家對各課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希望每個區都能形成自己的科技活動研究品牌和資源優勢,爭取通過課題研究,出成果、促發展、帶團隊、建平臺。最后結題報告要體現課題三個特點:是否反映“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是否看出“學生科學素質發展”;是否反映對社區生產生活產生影響。
六合區程橋中心小學課題組負責人郭家榮老師作了交流發言。他匯報了課題《六合區火參果的育種與種植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內容以及落實課題研究項目的做法。
劉國華對兩位評審專家的課題點評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說培訓會對當年的科研課題提高質量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會上,她提出了四點意見:一是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科研課題的研究責任,提高政治站位??茖W興趣的引導與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在科研課題的研究當中通過看、做、想,了解做科研課題的思路和方法,為將來科技創新做貢獻。二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雙減”之下開展校外科研課題實踐研究是提升中小學生勞動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課題研究不是紙上談兵,是在實踐中去探索、觀察。三是課題研究是基金會教育活動的一個品牌,也是市關工委校外輔導站突出的亮點。充分利用校站結合平臺,把社區“五老”與所在地區的學校掛鉤,不斷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水平。這其中包括三個重點、三個突出,重點是:制定好課題的研究方案;選好輔導老師;用好校站結合平臺。突出是:突出學生是主體;突出課題研究過程;突出課題成果的呈現,規范結題。四是加強領導,進一步健全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機制。第一把科研課題研究列入本地區關工委年度工作計劃;第二按照通知精神要求積極動員,確定課題;第三培訓工作做在前;第四加強課題中期和結題檢查,對課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劉國華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爭取把今年的科研課題研究質量上一個臺階。
編輯: 陳秋軒